关灯
护眼
字体:

懂得用说话:为别人加分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,不知所措。

    如果你要他讲的和他准备的不一样,他也会出现很明显的答非所问。

    到底该怎么准备呢?这世界上,除了讣闻应该逐字尊重的念稿之外,其他的发言,请记下摘要即可。

    英国首相丘吉尔口才了得,从来不看稿,但做任何演讲,一定会写一张简明摘要。有人问他,为什么他总要写提示性的摘要呢?

    他答得很妙:“虽然我会买火灾保险,但可不希望我的房子着火啊。”

    摘要就是火灾保险。就算不看,用不着它,它也会像字板一样提醒讲者:哪些重点非讲不可,不会乱枪打鸟,打中的又不是自己想要打的鸟!

    四、一问三不知

    这种案例很少,但我就遇过一个。不管我问什么,这位头衔不小的年轻女子都说:“嗯,我也不知道……”做完两段访谈,我已经把能替她讲的话都讲完。告诉她访谈已经结束了,她还说:“就这样?这么短吗?”我想她还是不要出来做宣传,维持“神秘形象”比较好。

    答话比主持人问的问题还短的人,一定让人头痛。惜字如金就不要上媒体。

    五、CALL IN大队

    我有一度越来越害怕在广播节目中出题目送东西,因为手脚快的总是Call in大队。有这种大队,表示节目听众的忠诚度高,但若是让他们上线,那真是侵害大家的时间,因为他们提不出任何有建设性的答案。比如说:“你

    可以告诉我们,过情人节的创意方式吗?”“就是和情人在一起啊!”这是什么回答呀!即使执行制作想过滤电话,他们还会变声或使用假名,防不胜防。

    六、太想强调自己学问的学者专家

    大多数学者专家口才流利,但我也遇过一些“不管你懂不懂,我就是要告诉你我的学问很高”的博士,一开口就是洋文和各种主义。趁着广告时间,我勉为其难地告诉他:“可不可以把听众水平设在差不多是中学的程度……”他还会不屑地看着我:“你的听众水平这么低?”有些专家讲话的速度像机关枪,也有碍听众的听觉。

    无论如何,做广播还是苦少乐多。不管来宾说话声音好不好听,懂得用言语创造效果的来宾,永远受主持人欢迎。重要的不是话题是否新颖,而是能不能用语言化腐朽为神奇。为什么广播节目主持人还是喜欢邀名人呢?可不是我们趋炎附势,而是习于上媒体的人,真的会让主持人轻松如意,听众快乐满意!

    想做个让主持人轻松如意、听众快乐满意的来宾,要注意:

    答应就要做到;时间到,人一定要到。

    你是来表达看法啊,不是来听取意见的,所以准备要充分,还有,多说一点吧!

    上节目不是朗诵比赛,比字正腔圆、结构严谨。真正精彩的,是和主持人互动激荡出的火花。有时候小小的凸槌(闽南语,意为露馅,搞砸了。——编者注),反而能增加现场感和自然度。

    举重若轻、深入浅出,才是真高手。如果听众听了半天听不懂,你岂不是白说了?
上一页目录下一章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