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1章 穷小子墓地顿悟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    张亮在市文旅局办公室工作了三个年头,经历了两任局长,三个主任,业务方面已比较精熟,算是局里的骨干青年。

    三年前大学毕业后,张亮没有选择考研,他需要早点工作,回报把他抚养大的爷爷。张亮是个苦命的孩子,他们家在偏远的山村,三岁多时,父亲在矿山遇难,母亲带着一岁多的妹妹改嫁到远处,他由年迈的爷爷抚养长大。初三时他曾想辍学出去打工,从而减轻爷爷的负担,被爷爷狠狠训斥了一顿。爷爷曾经当过队里的会计,识文断字,他告诉张亮,山里的孩子只有念书才能改变命运,不然一辈子只能在山村混下去。为了给张亮筹集学费与生活费,聪明的爷爷第一个在山村里把自家的粮地改种成果树、药材,收益比种粮高了许多,但山区交通不便,需要到远处的集上才能把水果药材售卖,好不容易把他供养到大学毕业。于是他选择报考家乡所在的市旅游局。作为海江大学的高材生,他的视野判断还是不错的,家乡虽处内地,经济落后,但地处黄河中游的盆地当中,人杰地灵,历史上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,地表地下的人文自然景观众多,在国家倡导绿色经济发展的今天,把经济重点从煤焦重化工转向旅游开发是必然现象。许多考生也竞相报考旅游局的职位,经过初检、笔试、面试等各个环节,张亮冲出重围,顺利考入旅游局。

    踌躇满志的张亮上班后,才发现职场的水如此之深,设想中的鸿鹄之志有所作为,在上班后变得如同天方夜谭。他每天泡在办公室写各种材料,还要经过副主任主任副局长等人的层层批阅把关,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,什么旅游规划,旅游开发与他半毛钱关系没有。

    更重要的是办公室仅有的几个同事之间还你争我斗,让张亮头疼不已,他尽量中立,但一碗水端平的事太难了。

    主任有自己单独的办公室,与他们交集较少,副主任在大办公室中隔断出个独立小空间。剩下的五人中,老杨是资格最老,他是主任科员,待遇与科长平级,主任们使唤不动他,小事杂事基本上由他们四个年轻人来干。其余三人都有不同的背景,李琴的姨夫是市政府的秘书长,连主任都得巴结她,刘强从文物局的办公室合并过来的,据说与董副局长关系不错,杜正平是从文化局的办公室合并过来的,现在的局长就是原文化局长担任。

    这两年赶上机构改革,先是文化局与旅游局合并,随后又挂上文物局的牌子。原先旅游局的局长年龄大了退居二线,由文化局的局长担任三局合并后新局的局长,文物局的局长担任书记,干上两年,也到退休年龄。但各局的副局长加起来就有七个,按照编制最多三个,只能等逐渐有人退休,不再增加新的编制。领导一多,办公室的任务就繁重起来。

    张亮毕业于名校,写作水平确实不错,但这也成了他工作任务繁重的原因。有时候写会议材料,几个人都有分工,领导发言时一比较,张亮准备的发言稿很出彩,久而久之,重大任务主任都指定张亮来主写。其他人打下手,准备一些材料,做些编辑整理工作。遇到这种情况,李琴会酸溜溜的跑过来,找一些借口,跑到其他办公室串门。刘强与杜正平常常消极怠工,不是材料搜集不到位,就是编辑时漏洞百出,让张亮平白受主任的批评。都是同事,张亮也使唤不动他们。

    有了好的出差下乡的机会,他们几人都会使出浑身解数,张亮大多留守办公室。时间久了,张亮与他们格格不入。

    有时加班晚了,其余三人都叫外卖,张亮却舍不得,他微薄的工资除了人情礼往之外,还的寄给爷爷一些,好让他老人家过得舒心。这时他的窘境就出现了,他简单的买来三元钱的夹菜饼子,就这办公室的茶水解决晚饭。其余三人都点的各式外卖,李琴常假意问张亮需不需要捎点什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