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0080 天下第一手(5)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谈不上指点,你悟性很好,我便不说你自己也能想得到。”说罢又笑道:“若不是你变招,原也逼不出我另一只手来。打拳时打活不打死,原是好的,只是不要仗着自己灵醒,过于依赖这些小聪明也就是了。在你这个年岁,打好基本功,可比什么都重要。”

    这番道理,前几日观摩常光宝和韩牧侠比斗时,宁扬便已隐有所悟,如今孙禄堂一说,心中更为通透。

    孙禄堂察言观色,心中也是暗惊:此子好高的悟性。

    这年头,想找个有悟性的徒弟可并不容易。首先第一条,识字率就放在那里。就算识字的人,也鲜少有真正见多识广的。眼界不开,思维理解能力就受限,能够说一知一便是好的,举一反三就不行了,所谓呆板是也。

    但武功这东西,并不仅仅是照葫芦画瓢的这么比划就行的,从技术层面上说,如何发力,如何卸力,动作之间如何衔接等等,都有许多小窍门,从战术层面上说,更是涉及思维策略乃至心理学等等,古武术家虽然宗师辈出,但毕竟不是搞科学的,一肚子经验,很难用科学系统的语言传授给弟子,只能自己凭感觉去描述,弟子也是靠感觉去理解,这么一来,悟性之重要可想而知。

    譬如孙禄堂拿楷书、草书打的比方,你一个现代人听在耳中一听便懂,因为你知道楷书写好了再学草书方有章法的道理,如果换个百多年前的农家子弟,什么楷书草书一无所知,师父打这比方,他肯定越听越是糊涂:老子不是跟他学武功吗?怎地?还要教老子写大字唷?

    孙禄堂一辈子徒弟也没少教,真正一点便透的,其实一个都没有,有的好一点,多说两遍他好歹能明白些,有的磨碎嘴皮子都白搭,只能让他自己练去,练到他自己有了感悟为止。

    据说孙禄堂当年在家乡收过一个弟子,笨的不要不要的,说他学前忘后都是夸他,孙禄堂没办法,说你去站三体式吧,什么时候站明白了什么时候再学拳。三体式是形意拳入门的一个桩功。那弟子脑瓜子不行,毅力倒是很强,从此风霜雪雨酷暑严寒他都在那儿站着,连着三年,每天不站到瘫软不算完。

    三年后,新入门的弟子拿这笨师兄取笑,伸手一推,纹丝不动,再奋力一推,还是不动,后来七八人一起上去推,依旧是八风不动!众人啧啧称奇,吵嚷声把孙禄堂招出来了,孙禄堂一看就乐了,说行了你可以练拳了。

    自即日起,一教便会,一会便精。

    他这个例子有点极端,但实际上大多数武者都是这么走出来的,一遍遍练一遍遍练,慢慢的领会到里面的意思,这也就是为什么宗师往往上年纪的缘故。

    但是这么做的弊端是,这样的弟子,成不了真正的大宗师!

    凡成就大宗师的,多是和孙禄堂一样,苦功、悟性兼具,这才能真正有所成就。

    所以孙禄堂晚年时,有感于自己弟子里没有能真正继承衣钵的,于是一度去报纸上打广告,招募徒弟,要求有大学学历!

    后来也招了几个大学生,武学上的道理讲究,不说一点便透,但也的确理起来远比一般人快。但是很快问题又出来了,吃苦精神不行啊,道理是懂了,但是功夫迟迟练不上身,拳不从手力不从心,讲就无敌,打就无力。

    想起这些来,孙禄堂不由自主地上下打量着宁扬。

    嘿,这小子悟性绝佳就不说了,关键基本功也不错,一看就是下苦力气练过功夫的,这么样的徒弟,怎么我没遇上呢?
上一页目录下一章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